“人才招引” 产学融合
6月5日,在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创新中心”),黄岩岩和同事们正在进行设备仪器的调试。2023年2月,黄岩岩通过专场招才引智活动来到了创新中心,在创新中心的稀土行业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国产化工程中心负责设备仪器的调试安装,并对实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实施领军人才集聚计划,一方面依托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化方式广泛开展赴外引才,吸引一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稀土高新区发展,有力推动稀土、装备制造等产业提质增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稀土高新区始终将人才作为发展重要资源,人才也为稀土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我们通过支持创新中心构建‘院士牵头、行业专家为主、专业人才补充、技能人才为辅’的四级人才梯队,组建专业服务人才团队,为创新中心提供周到的服务,有力促进稀土技术突破。”稀土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工作负责人张玮说。
创新中心总经理邓沅表示,在一系列惠企扶持政策支持下,创新中心建设了高性能钐钴永磁材料、稀土系固态储氢装置、稀土粉体材料等12条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全力推动稀土产业向宽领域、高端化迈进。
“供需两端”精准对接
“来对地方了。”回忆起刚到包头稀土研究院的情形,胡雪娇有诸多感慨。“能通过我所学的专业,为拓展稀土储氢材料的终端应用发挥力量,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胡雪娇振奋地说。
2022年,胡雪娇博士毕业,由于大学主修的是储能材料,她对储能材料在新能源领域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研究,一直想从事与储能材料有关的工作。当她看到包头稀土研究院发布的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公告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
胡雪娇是稀土高新区找准产业发展需求、引进技术人才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发挥研发平台人才集聚优势,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层次。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163家,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企业研发中心111家,重点实验室8家,新型研发机构9家,院士工作站3家,拥有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2家,高新区创新联合体5家。
与此同时,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组建高性能稀土材料等5家创新联合体,推动实现科技成果向“中试—放大—产品—商品—产业化”迈进。
“体制机制”全面接轨
“这里‘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论资排辈,我刚入职就能经常参加培训、座谈会,我感到很温暖。”2019年4月就职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的张晓明说道。
据长安永磁副总经理苏锦智介绍,稀土高新区在科研团队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招引给予了政策兑现和支持,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优秀科研人员享受购房补贴和其他特殊待遇。对长安永磁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给予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时对具有突出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和团队,按“一人一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实施个性化支持,逐步形成“政策筑巢、引凤来玉”的良性循环。
“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找对一名人才、一个团队,就有希望搞活一家企业、激活一个行业、拉起一个产业。”张玮说道。
稀土高新区立足工业发展实际,相继制定出台引进培养相关产业人才若干措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激励办法等多项人才政策,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落实包头市青年人才奖励政策,为稀土高新区企业新引进且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55名博士、硕士兑现一次性人才奖励90万元。为稀土高新区重点企业人才协调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问题30余人次,解除了企业和人才的后顾之忧。此外,投入1.6亿元新建设的人才公寓,将于2023年10月具备入住条件。
(责任编辑:陈楠)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