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体记者 邓江虹 伍施施 实习生 肖雨欣 图/全媒体记者 许珂
“嗡、嗡”……随着数控打孔机的钻头上下高速翻飞,一个个规整圆润的音孔被精准开凿在竹管上。盛夏七月,衡山县开元镇师古桥村一处家庭作坊里,村民谭清泉正操控机器制作乐器葫芦丝的零部件。
见记者到来,谭清泉夫妻热情地将大家迎进屋参观。20多平方米的侧屋改造成作坊,里面放置着1台数控打孔机、2台简易打磨机等;数箱已经完工的葫芦丝零部件码放整齐,附近摆放着锉刀、校直板等工具。谭清泉颇为自得地说:“我家作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满足葫芦丝零部件的精细化制作。”
【资料图】
拿起已制作好的葫芦丝副管,市博物馆驻师古桥村第一书记旷诗蓉向记者娓娓道来,“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起源于唐朝,在《衡山文化志》中记载,清朝时期便有乐器艺人引进胡琴、笛子的制作技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从事乐器加工、生产和销售的人数逾万。”
正说着,一阵清脆悦耳的葫芦丝声传来,大家不禁屏住呼吸。循着乐声,旷诗蓉带大家向隔壁的罗学武家走去。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调音技师”,罗学武凭这项技艺成了大伙心目中的“大腕”。罗学武告诉记者,“葫芦丝的音准和音色取决于产品材质、制作工艺等,因此价格也有很大差异,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亲戚带亲戚,邻居帮邻居,近年来,师古桥村制作葫芦丝、笛子、花鼓大筒等民族乐器的小作坊越来越多。2019年,衡山县民族乐器制作协会在该村成立,去年还牵头创办了湖南育贤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协会+公司+作坊+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整合民乐文化资源,做好“文旅+”文章。
“协会和公司的成立是为了抱团发展,共同做大做强。这期间,我们遇到了一个‘卡脖子’难题——葫芦丝主要原材料:葫芦。”该协会会长、衡山竹笛主要传承人赵和明说,“从云南采购葫芦,成本很高,采购一车光运费就要1万元以上。”
面对难题,大家努力找寻破题之法。“通过向外学经验、向内找资源,今年公司开始试种葫芦。”在赵和明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占地20余亩的葫芦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翠如碧玉的葫芦迎风摇曳,长势喜人。赵和明告诉记者,“基地总投资10余万元,一个收获季可摘得6万多只葫芦,产值20余万元,期间需要搭架工、套袋工等,可为村里提供10来个就业岗位。”
“除了作坊、基地,记者朋友们一定要参观一下我们的民族乐器展厅。”在旷诗蓉的邀请下,记者走进湖南育贤文化有限公司的民族乐器展厅,一睹各类民族乐器的“芳容”:巴乌清润的光泽、京胡优美的曲线、花鼓筒木制的肌理……不禁令人感叹传统乐器制作者的匠心。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丝竹声声,悦耳动听,赵和明的葫芦丝演奏吸引大家步入展厅特别设置的电商直播间。在师古桥村,不少村民利用互联网将乐器制作与电商销售、文化旅游结合,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村里从事民族乐器生产的家庭作坊达20多家,从业人员超200人,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近年来,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越来越受各界关注,不仅被纳入衡山县重点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扶持项目,去年还列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现在正在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旷诗蓉高兴地说,师古桥村的民乐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随着产品附加值不断上升,村民的腰包一定会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