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为四大医学之一,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现代“四大医学”,对比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临床医疗,康复医疗以疗愈功能障碍为中心,通过改善、代偿,提高功能质量,康复医疗的及时、正确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多维度发展价值。
康复医疗覆盖全生命周期、多类不同疾病,受众体量庞大。康复医疗广泛覆盖老年康复、慢性病康复、残疾人康复、重疾康复、儿童康复、烧伤康复、脑卒中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多治疗领域,各细分领域均拥有庞大的受众体量,孕育广阔市场规模。
受限于患者康复治疗意识弱、康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当前我国康复医疗渗透率有限。一方面,由于“生病后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等观念根深蒂固,而当前临床医生也缺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引导,居民自主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薄弱;截至2020年,中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24.7万张,占床位总数的3.5%,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的5%标准仍存在缺口尚待补齐(差距10.6万张),距离《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中的2030年人均康复床位目标(即每千人0.5张)估算差距45.9万张。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康复医疗渗透率较低,2018年康复科出院患者占比仅为1%,对比庞大康复需求群体,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图)
总体来看,对比美国、欧洲等完善的三级康复体系,我国康复转诊体系尚在建设初期,康复医疗机构、技师、辅具等基础设施配备率均存在较大差距,人均康复费用显著低于美国。
分结构来看,我国康复科室更集中于收治神经康复及骨关节康复患者,感觉系统障碍、精神障碍等病种仍存在大量需求未得到满足;
分期限来看,当前我国的康复需求大多数在康复科室、康复专科医院完成,但除术后康复等常规需求外,骨科、脑卒中等手术在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在我国仍存在较大空白区间,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较晚,影响患者手术预后。
政策鼓励下,康复治疗建设日益完善,民营康复医院和康复执业医师数量快速增加。政府及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康复服务试点,促进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优化医疗器械审批,鼓励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民营康复医院和康复执业医师数量快速增加,加速提高我国康复服务质量与发达国家水平拉齐。
医院端看,盈利能力促进医院康复科发展。康复项目按照服务单次收费,不受集采影响,是医院很好的收入来源。
基层康复医疗投入产出比高,有望在国家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大背景下释放增量需求空间。根据亿欧智库,相对于等级医院内康复,基层/社区康复是一种费用低、受益人群广的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姚建红曾提及,国外医院的康复人均费用100美元仅覆盖20%康复对象,而社区康复人均费用仅9美元却覆盖80%康复对象,基层康复医疗具备高性价比,为康复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着力点。
康复医疗陆续纳入国家级、省级医保体系,为行业发展奠定支付基础。1)国家层面,原卫生部/卫健委、人社部联合多部门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颁布《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和《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先后将多个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带动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正式走向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2)地方层面,各省市自2010年以来,持续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持续拓宽康复医疗的医保报销范围,减轻康复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各层级医保政策的覆盖面持续加大,康复行业也将迎来新发展。
按照潜在床位缺口测算,康复医疗的潜在总投资规模缺口超1000亿。人口老龄化趋势叠加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康复医疗受重视程度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国家及民营资本加速推进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补齐床位缺口。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所确定的2030年康复床位为目标,根据民营康复医院披露的建设成本估算平均每张床位投资额,测算得康复医疗的潜在投入空间有望超1000亿级别。
按照公立医院康复科室缺口测算,仅综合医院康复科室新建所对应的器械投入市场规模已达500-1000亿。根据《2019年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全报告》披露的我国三级、二级医院康复科室配备率,未来综合医院设立康复科仍存在较大建设缺口。在康复医疗器械投入方面,根据翔宇医疗公司招股书,估算二级综合医院建设康复科大约需要500-1,000万元,三级综合医院需要2,000万元。按照平均每家医院需购置康复医疗器械费用500万-1,000万计算,仅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新增康复医疗科室的总市场规模投入将达到537亿-933亿元(按照2019年康复科室配置缺口为基准),康复器械发展空间广阔。
政策支持下,需求端持续增长孕育广阔器械市场空间。需求加速刚性化,叠加政策支持,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至2021年市场规模从225.0亿元增长至450.3亿元,对应CAGR为18.9%,预计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将有望达941.5亿元,对应CAGR为15.9%,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推出如生殖抗衰、失眠/抑郁治疗等,相关公司预计将持续受益。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与行业供需格局的演变,康复器械经历了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康复机器人的技术升级迭代,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和远程化发展。我国康复器械产业在政策支持下自2011年来步入快速发展期,国产企业正加速追赶。
以盆底康复领域为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涉及多种不同的问题,需采取多类融合治疗方案。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往往涉及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机制,导致医生对于疾病检测诊断经验要求高。而盆底组织结构损伤更是涉及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血管多个不同的生理组织结构,对应电刺激、磁刺激、高频、超声等不同的康复疗法,技术融合+智能化生态方案成为必要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创新进展上,随着深度学习、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物联网等技术正不断发展及融合,持续赋能康复产业升级发展。
分享到: |